每日更新

周汉民:企业要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,实现高质量“产出”

中新网福州10月15日电 (记者 林玲)10月15日,2025中国(福建省)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在福州开幕,主题为“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,加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”。全国政协常委、民建中央原副主席周汉民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。他系统阐述了中国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,在全球化浪潮中赢得未来。

图为论坛现场。中新网记者 陆明 供图。
周汉民先生从三个方面阐述了“全球化”对于企业的重要性。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,在单一市场上采取战略举措,提高利润率,分散风险。对于各国来说,有助于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,推动产业进步,提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。对世界而言,将促进全球经济贸易互联互通,使中国深度融合和重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。
“在当前快速变化的全球形势下,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紧密结合,已成为中国企业培育国际竞争力、实现高质量‘扩张’的必胜之路和必然选择。”周汉民在讲话中论述了两者的辩证关系,强调技术创新是创新产业发展的关键。 “活水源地”可以促进生产要素重组、促进社会进步传统产业高端化、培育新动能,是生产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。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“关键载体”,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现实路径和应用场景,确保创新成为经济主战场。
周汉民反思了中国企业“全球化”的成就,并展示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数据。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连续13年位居世界前三,海外企业覆盖全球80%以上的国家和地区。他特别指出,在此过程中,民营企业已成为“主力军”,在境外投资规模、进出口总额等方面占据主导地位。2024年,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占比首次突破50%,展现出非凡的市场活力和发展韧性。

周汉民先生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辞。中新网记者 陆明 供图。
展望未来,周汉民提出了企业通过创新“走出去”的重要路径。首先,他强调要强化政策支持体系,呼吁打造覆盖境外投资全流程的公共服务平台,优化金融、法律服务等综合服务,陪伴企业走出去。其次,他主张深化国际创新合作,鼓励企业更深入参与甚至主导国际科研项目,积极融入全球创新体系。同时,他提出构建海外协同创新生态系统。面对共同挑战,大企业必须发挥引领作用,与中小企业结成“创新联盟”,实现从“单打独斗”的企业向“合作共赢”的企业转变。
此外,周汉民还呼吁企业尊重国际标准,主动出击。他指出,ESG(环境、社会、治理)已成为“”。 “新护照。”他建议大企业应带头将商业实践与国际标准接轨,搭建共享平台,帮助提升全产业链ESG能力。他还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联合国全球契约等国际倡议,向世界有效传达中国企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理念和行动。
“我们真诚地希望中国企业将以坚定不移的韧性和创新为核心,跃上世界舞台,努力取得成果。”周汉民在演讲最后总结道。
据悉,此次论坛由民建中央主办,民建中央社会服务部主办,民建福建省委员会承办,民建福州市委员会协办。 (或更多)
如何理解“软实力”?
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为何如此成功?可能是吗?
是因为“科技和努力”,果实才变得越来越甜吗?农业专家表示:
新生产力驱动中国经济转型提升
经过三代人的坚持那么,柯克亚是如何将沙漠变成“金山”的呢?
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惩治钉枪改装火药枪罪的经典案例。
《沙溢拳》中的斩和月,刚柔相济,铸就武术精神。
历史中国和现代中国如何联系?
长江是“江”,黄河是“河”。河流和河流有什么区别?
他送出放宽公务员录用年龄的信号?
中新网评论:企业招聘活动也应放宽年龄限制。
历时八年半的“国产潜艇”工程能否如期完成?台防务局长:难啊!
统一的全国市场,这种统一体现在哪里?
财政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持续向好
全球竞争可控,中国好感度持续上升
在后面陕西“北水南调”,水是唯一与经济相连的
70%以上的桂鱼片产自一个叫Yochun的小镇。
在山水之间、在河流上认识中国

你可能也会喜欢...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